上图是各二类电商平台的商品销量占比。
其中鲁班占了70%多,过了大半,其次就是抖音小店。
而信息流渠道可以参考下图:在抖音上投放的广告素材数最多。
一方面是短视频形式的广告更优于图文广告,更能吸引用户。
另一方面是现在抖音平台流量大,20年1月的月活跃人数达到了5.16亿。
除此之外还有微信朋友圈。
同样支持视频广告,月活人数8亿+,提供精准投放功能,也是很不错的。
主要的区别在于,每个平台的用户画像并不相同,不同产品在同一平台投放广告的效果并不完全一样,同理,同一产品在不同平台投放广告的效果也会有差异。
举个例子简单说明,有些平台成年男性较多,某些平台中小学生群体较多,目前有一款汽车准备在这两个平台投放广告,可想而知的是,广告投放成年男性较多的平台效果好好一些。
受限于平台用户的经济情况,性别,居住地等属性,某件产品不可能是适合所有人群的。
所以在抉择投放渠道之时,理应要梳理清楚每个平台的用户群,用户画像、平台广告算法、特色风格等。
不嫌麻烦甚至可以尝试构建用户旅程地图,结合SWOT来筛选投放渠道。
拿时下最热门的两个短视频平台——抖音和快手作对比来举例子。
据2020年初统计,抖音平台的日活跃用户数量超5.16亿,快手日活跃用户数量超4.13亿,两者几乎是所有手机端应用中的日活跃指数最高的APP。
但在抖音用户体量更大的基础之下,抖音的变现能力却没有想象中的优于快手。
从用户粘性和互动率的维度来看,快手用户的点赞评论比例是抖音的2倍多,也就是说,快手的互动率高于抖音。
在短视频平台产生消费行为方面,第一看的就是通过互动建立起的信任感,第二越是下沉的用户群体,越容易受到视频广告的刺激产生购买行为。
再加上广告投放的准入门槛和费用,抖音均高过快手,所以,拥有庞大下沉用户群体的快手,广告投放成本低于抖音,电商变现能力超过抖音。
虽说快手的变现能力强,但并非说快手就更适宜所有产品在其中投放广告。
首先要清楚快手的用户大部分来自于三四五线城市,下沉市场用户群体数量庞大。
虽然今年抖音快手的用户都在持续下沉,但相较之下,抖音用户依然是一二线城市居多。
从DataEye-EDX平台,我们可以看到,快手和抖音平台基于相同的广告形式,热销产品之间会有部分重叠,但是根据时间节点的不同和受众的偏好不同,热投产品还是有很大的差异。
首先快手热门商品热用品、男下装以及女内衣等商品畅销。
数据来源于:DataEye-EDX反观抖音爆款品类多为男上装、个护、生鲜等商品。
数据来源于:DataEye-EDX因此一味地纠结于哪个平台更好并不理智,更应该关注的是产品品类更适合哪个平台,哪个平台用户更匹配产品目标消费群。
而且这类信息是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迭代的。
消费者的需求是复杂多变的,今天喜欢买上装,明天可能就喜欢吃水果。
因此并非掌握了一时的数据就足够了,需要把握的是长期获取信息的手段。